周末被一家互联网公司的高管约到咖啡厅聊天,认识两年见面寒暄之后,就直奔主题。他向老王诉苦,说,与自己同时进入公司的另外一位高管都做到VP了,自己还在总监的位置转悠,感觉很没有面子。
通过老王和他的聊天,了解这位朋友为人处世、甚至圆滑世故做得都很好,但唯一一点不能让他老板认可的就是业绩平平。老王估计,如果不是他在职场的圆滑世故,估计早就被开除了。不过,老王最后走的时候,建议这位朋友,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公司,还是想办法如何帮助公司挣钱,帮助公司挣钱就是帮助老板挣钱,不能帮助公司挣钱,你和老板的关系搞得再好,总有一天会被抛弃的。
送走了这位朋友,老王独自一人在咖啡厅静坐,在思考一个问题,都快40人的了,这个问题都没有想明白吗?难道是他这种善于圆滑世故的性格害了自己还是自己活到快40岁了,还没有明白职场唯一生存法则吗?
老王是一直喜欢读史书的人,从历史中获得很多教训。反观5000年文化中,真正靠溜须拍马、圆滑世故能善始善终的能有几人?几乎没有。而真正的能够善始善终的人都是为帝王立国汗马功劳后能放下功名隐退的人,才有善始善终。这是千年古训,在任何一个场景下都不会变的。正如道德经第九章所说“功遂身退,天之道”。职场更是如此!
老王认为,作为现代的职场人,你可以学会圆滑、学会溜须拍马,但业绩做不出来,一切都归于零。自认为自己在职场上顺风顺水,貌似要人脉有人脉,要关系有关系,到了这个年纪,自己觉得已经很不错了。但是,细想想好像也不尽然。可是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自己一直想被老板认可、被下属尊重,可始终没有。公司里,老板对待同级别的同事不一样的语句和态度。一开始还以为自己想多了,可每次,不论开会还是偶遇,老板都会和颜悦色的对另一个同事说话聊天。可每次对你不是冷脸,就是差遣或者就些小事批两句。而部门下属也是怨声载道,抱怨奖金比不上其他团队……这些都深深刺激着你。不想再这样下去,不想被如此忽视。那么是不是该做些改变了?老王建议,全力以赴做好自己的工作,想办法先帮助老板挣到钱,之后再帮助老板省钱,最后才考虑帮助老板把公司规范化。否则,只能说明你虽到了不惑之年,但是并没有真正解惑,反而被些小问题所迷惑,找不到方向。
还是那句,帮助老板赚钱。得到别人的认可,是需要自己付之行动收获成果才行,更是你价值的体现。